SM让谁尴尬了
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学生,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语出惊人,小姑娘竟然言简意赅的概括出了“sm”的含义-----“很黄,很暴力。”这话初听还没什么,仔细咀嚼,发现许多不妥。“sm”并不象“超级女声”,快乐男声“这些陈词滥调一样广为流传,通俗易懂,要了解它的意思并不容易,我上这么些年网了,了解“sm”的含义还是费了一些时间,更何况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学生。这个女学生要了解“sm”的含义,估计不外乎下面两个途径:其一,是通过字典来查。我们可以做一个合理的设想,某一天,这个学生上网,无意遇见了“sm”这个词,”敏而好学“的禀性使她产生究根问底的强烈兴趣,于是她通过字典或者通过百度网来查这个陌生词的含义。“sm”这个词对她而言,仅仅是一个词语,而不具有现实的意义,也就是她并没有通过具体的图片或者案例来了解这个词。就如同我对“民主”这个词的了解,因为我并没有切身感受过“民主”平常只会被“民主”当猴一样耍,因此这个词对于我仅仅是一个词的意义,没有任何的实际内容。然而,一个根本不了解“sm”的学生,怎么会变成采访的对象?央视要做反映网络色情甚于洪水猛兽的节目,起码得找一个确确实实被网络色情“污染”过的人来采访,怎么能找一个只知道字面意义的学生来采访?
众所周知,新闻采访的对象应该是当事人,即与事件有密切关系的人,而不是七拐八绕的找一个与事件并无太大关联的人,这样隔靴搔痒做出来的新闻,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真实。央视本来的用意并不坏,但是方式用得很不妥当,记者以为通过一个学生来言传身教,就可以起到引起社会关注的效果,起到敲响家长警钟的作用,谁知道弄巧成拙,闹出笑话。
进一步想,这个孩子也可能真的在网上遇到了与“sm”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,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真实的反应是什么呢,我想她会迫不及待的关了网页,而不该持续关注网页。然而这个孩子能够口齿伶俐抽象的总结出“sm”的特点-----“很黄,很暴力”,这似乎也暗示着这个孩子异于常人,她浏览过一定数量的与“sm”的网页,要不然,怎么可能如此准确无误的做出结论?央视把孩子推上荧屏,某种意义上说,是将孩子置于尴尬的境地。她以后如何去和其他孩子交往?同龄人将会怎么去看她?这些,估计急功近利的央视根本没有去考虑。
如果孩子看过这些不雅的网页,家长有没有带她去接受心理治疗,她的生活有没有受到什么影响?新闻制作的时候,有必要把这些表现出来,然而在新闻上看不到这些,记者只是急于达成他的目的,强调色情文化泛滥成灾,却根本没有顾及对一个事件报导的完整性,这只能说明记者的疏忽和失职。如此具有价值的典型事件和人物,记者只顾营造形式上的噱头,而忽视了去挖掘与事实密切相关的线索。
再则,连这么小的女孩子都知道“sm”是什么了,足以说明网络色情文化已经无孔不入,无处不在,那么,相关部门到哪里去了?前不久政府还在大张旗鼓的宣传网络色情整治的功绩,照这样看来,不过是谎话连篇。对此,相关部门是否应为自己的不实宣传负责任?央视记者平常口口声声说要“揭露真相”,对于这个事件背后的真相,如何退而止步了?记者的责任和道义在哪里?
如果上面的两种假设都不成立,那只能说明另一个可能的事实,就是这个女孩说的根本不是事实,她根本没有在看到所谓的“sm”网页和弹出的视频,而是别人事先教会她说的台词。这则新闻是事先策划好了的新闻,也既是说,这是一则假新闻。
我无意与对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子指手画脚,说三道四,我只想质疑那些策划新闻的人,而且这还是声名显赫的央视所播出的新闻。这则新闻难免会引起我们的怀疑:这样的新闻究竟还有多少,还会有多少?这样的电视台有多少值得我们去相信的东西?波德里亚曾说,“没有进入传媒的现实不是现实”,也就是说,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传媒,然而面对这样的传媒和这样的新闻,我们还敢相信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?
页:
[1]